“秋后一伏,把人热哭”,何时出伏?已明确!

末伏
农历中夏季最后一个伏天阶段
通常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今年末伏的时间
从8月14日开始
到8月23日结束
标志着夏季的炎热即将过去
秋季的脚步悄然临近
“秋老虎,热如炉”
01
关于末伏,民间老话有“秋老虎,热如炉”的说法,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立秋后还有一伏,而在这期间,天气还依然炎热,“把人热哭”是一种比喻和夸张地说法,主要是表达炎热的程度。
从往年实际天气温度的转变也可以看出,立秋后,天气还会持续炎热,短时间内并不会感到凉爽。
今年还会热多久?
02
2024年8月7日立秋,8月14日迎来末伏。
通常情况下,三伏天的持续时长较立秋更长。有些年份,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也就是立秋当天就是庚日,按照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的说法,立秋当天就是末伏(比如2014年8月7日既是立秋也是末伏),这样的话,立秋后三伏天的持续时间相对短一些。
鉴于三伏天乃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段,出伏后,天气转凉的可能性增大。由此角度分析,今年的炎热天气预计将持续至8月24日。
然而,从另一角度分析,便要提到处暑这一节气。处暑是立秋后的下一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有“出暑”之意,这里的“暑”指的是暑热。也就是说,当处暑节气来临,夏季的暑热才会逐步减弱,人们方能真正体会到凉爽。
从以往南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来看,除东三省、内蒙古以及西北部分地区(还包括其他特殊区域)外,每年只有进入处暑之后,炎热天气才会“真正”结束。
在今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预测,2024年7月至9月期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为60%;8月至11月期间,这一可能性达70%。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冬季的影响通常是“冷冬”概率较高,拉尼娜出现得越早,在一定程度上,暑热天气消退得或许也越快。
今年8月22日处暑,8月24日出伏,两者时间紧密相连。结合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今年的炎热天气可能会持续到8 月底9月初。
末伏怎么过?
03
这一时期,虽然白天气温依然居高不下,但夜晚已能感受到丝丝凉意,昼夜温差逐渐显现。在这段“秋老虎”肆虐的日子里,科学合理的养生之道尤为重要。
饮 食 篇
滋阴润燥,清淡为宜
1. 滋养润燥,选对食材
末伏时节,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核心,推荐多摄入梨、百合、银耳、蜂蜜等具有润肺生津功效的食物,它们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2. 清淡为上,远离辛辣
减少油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选择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为身体提供均衡营养。
3. 补水为先,保持活力
高温天气下,人体易出汗,需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体液平衡。建议多喝温水、淡茶或清汤,少饮含糖饮料,保持身体水润状态。
起 居 篇
顺应自然,规律作息
1. 温差渐大,保暖夜间
随着昼夜温差加大,夜间睡眠时需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选择轻薄透气的寝具,适时调整空调温度,确保睡眠质量。
2. 充足睡眠,恢复体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增强免疫力,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3. 午间小憩,提神醒脑
适当安排午间休息,有助于缓解上午工作的疲劳,提升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运 动 篇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1. 晨昏锻炼,避开酷暑
选择早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防中暑。
2. 适度为宜,避免过劳
运动时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末伏诗句知多少
04
《末伏》
宋•刘攽
火流渐近桑榆上,
秋气新从阊阖来。
每岁长安犹暑热,
内官相属赐冰回。
《六月二十四日秋夜书》
元•方回
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
故是凉犹未,终须热渐休。
酒醒兴午夜,月上倚西楼。
暍死端能免,江天问去舟。
《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
唐•姚合
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
惊飙坠邻果,暴雨落江鱼。
贵寺虽同秩,闲曹只管书。
朝朝廊下食,相庇在肴菹。
《盛彦光次韵见和复用前韵因以自叹》
宋•洪炎
星织乌同织,鹤闲鸥亦闲。
问君离俗久,何事落人间。
末伏秋无雨,残歊昼掩关。
寒泉聊洗耳,清冷似吾山。
《戊申末伏与立秋同日》
宋•韩琦
末伏居尝极蕴隆,今辰俄与立秋同。
虽馀暴虐难禁暑,奈有萧骚已至风。
冰出魏台犹示贵,扇思班箧欲收功。
从兹渐入清凉境,林嘒寒蝉露暧空。
《初秋夜赋》
宋•陆游
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
露气房栊冷,砧声岁月遒。
悲蛩草根语,孤磷竹间流。
闻道河南北,飞蝗暗百州。
综选自:田园守望者、诗文观天下、启蒙剧绘等
威廉希尔体育官网入口末伏已至
您有哪些应对伏天的小妙招?
对出伏后的天气又有哪些期待?
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吧!